問答
位置:發(fā)型站 > 名人資料 >

楊寶德導師周老師是誰引網友人肉 微信聊天記錄曝光信息量巨大

來源:網絡時間:2018-01-19 09:31責編:網站小編

導讀:2017年12月25日,本來是充滿喜慶與現代化的圣誕節(jié),但是在這一天,來自湖北的楊寶德,在西安交通大學就讀藥理學的一名博士,這個出身農村且是家中三個孩子唯一一個大學生,在圣誕節(jié)這天,他獨自從學校離開,沒有帶手機和錢包,當天晚上,他就在灞河溺亡了。

  那位自殺的西安交通大學博士生楊寶德的女朋友站出來為他發(fā)聲,提出他的死他導師應該負70%的責任,她自責自己要負30%的責任。佩服這位女孩,人走了一定要為他討個說法。昨天南郵通達學院的29歲女教師也跳樓自殺了。生命里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如意,有的人鉆了牛角尖想不開,其實是對生活不了解,所有人都會遇到各種問題的,不僅僅是你一個人活在痛苦里,熬過去就豁然開朗了。

  自殺博士與導師聊天記錄曝光

  半個多月前,西安交通大學的在讀博士生楊寶德被人發(fā)現,溺亡在西安灞河中。警方認定,沒有證據表明系刑事案件。

  1月17日,中青報刊發(fā)了《寒門博士之死》一文引發(fā)輿論關注。其實早在十天前,此事就在社交媒體上被熱議。溺亡博士楊寶德女友曾在微博上發(fā)長文,聲討其博士生導師周某是釀成此悲劇的罪魁禍首,并貼出二人聊天記錄作證。

  西安交通大學在讀博士研究生楊寶德生前發(fā)出的最后一條信息是,“周老師,我還在實驗室,下午過去找你。” 2017年12月26日,他被發(fā)現溺亡在西安灞河中。警方稱,沒有證據證明是刑事案件。

  楊寶德的女友認為男友的自殺與他的博士生導師周某有很大的關系:“出國無望,學術無果,這直接導致楊產生了巨大的精神壓力而作出了輕生的行為。”

  中青報17日文章指出,除了陪吃飯、擋酒以外,楊寶德與其導師的聊天記錄顯示,周教授對楊寶德明確提及或暗示的要求還包括:澆花、打掃辦公室、拎包、拿水、去停車場接她、陪她逛超市、陪她去家中裝窗簾等。

  1月9日,楊寶德女友(微博名:@追尋楊寶德新)在微博發(fā)表《還原事情真相,愿你天堂安息》一文,貼出楊寶德與其導師周某的部分聊天記錄。

  楊寶德女友指出,二人聊天記錄顯示,楊寶德經常被要求早上去停車場接送她去辦公室,拎包送水;中午給她買飯,陪她吃飯(有時候即使楊已經買好飯在吃也得去),白天陪她逛超市。周某還在對話中叫楊寶德“臭小子”。

  聊天記錄截圖(圖片均來自 @追尋楊寶德新)

  楊寶德周五晚去周某家打掃衛(wèi)生,給她擦車洗車,陪她出去應酬,酒桌上被要求給她擋酒,喝醉后還得陪她打麻將。

  周某會在師門大群里發(fā)消息,如不回復就私聊質問:“老師把心掏出來給你們,可為什么有些人就不懂呢?”

  甚至連上課的衣著也要楊寶德來評價,還稱“記得你最喜歡這件外套”。

  楊寶德女友還表示,博導過分干預學生私生活。硬性規(guī)定楊寶德中午不準睡覺,晚上十二點之前隨時待命。文章稱:“諷刺的是,前面要求學生中午坐她對面看文獻,后面給她女兒打電話一個勁的囑咐中午要多休息。經常在十點之后找楊聊各種與學術無關的瑣事。更有甚者,在晚上一兩點還給她的其他學生發(fā)‘小可愛、小寶貝’之類的話,嚇的學生天天哭。”

  聊天記錄顯示,周某還發(fā)微信“評論”楊寶德女友,稱二人不合適。

  文章稱,有師妹看不下去主動幫楊寶德分擔工作,結果被周某訓斥。從聊天記錄也可看出,楊寶德師妹勸其不要理周某,并稱周某“不斷踐踏學生的底線,所作所為發(fā)指”。

  文章最后表示:“博士本該是國家培養(yǎng)的尖端人才,本該暢游于學術的浩瀚海洋,不斷探究世界的真諦。然而,在這里,卻成了一個打雜拎包的苦力。人格侮辱、尊嚴踐踏、學術無果、出國無望,當所有的一切都壓在一個誠實、善良、樂于助人且正直的博士身上,他對世界的絕望可想而知。”

  據封面新聞此前報道,在楊寶德失蹤以后,其姐楊寶佳曾赴西安尋找弟弟的蹤跡。同時希望楊寶德的導師周某能夠提供相應幫助,卻遭到了對方拒絕。

  “我們和她聯系,希望她能夠尋找媒體朋友,幫我們尋找楊寶德,但她說自己沒有這方面關系,而且還把我們在微信上拉黑了。”楊寶佳表示,這讓家屬覺得十分反常。“一般情況下,學生如果出了事,導師不應該這樣。所以,我們去找了他的同學。”

  楊寶德女友稱,得知楊寶德死訊,其導師在第一時間將死者家屬微信拉黑,再無法聯系。

  1月8日,封面新聞記者曾嘗試撥打導師周某的手機,但對方并未接聽。隨后,記者就楊寶德自殺事件通過短信垂詢,對方也未予回復。

  1月8日,西安交通大學新聞中心一名工作人員曾就此事回應,關于楊寶德自殺的原因,學校目前還在調查中。

  西安交通大學博士楊寶德導師是誰

  壓力越大的人,患有抑郁癥的概率也就越大,但是,有時候抑郁癥的壓力可能來源自人,最近,西安交大的博士自殺事件引起了社會關注,而在這起事件中,作為很重要的人物之一的博士導師也被關注,從楊寶德的微博記錄中可以看到,正是這樣一個人引發(fā)的結果。

  “自從轉了導師,每天都活在痛苦之中,本來性格并不開朗的我開始變得沉默抑郁。本來就不善于與人打交道的我開始變得恨不得每天誰也不見。我不會拒絕人,基本上老師讓我干的所有的合理的不合理的事我都去干了。對于科研我抓不住重點,總在取舍之間搖擺不定。我喜歡幫助人,基本別人開口了需要幫忙的不需要幫忙的我都幫了,這導致我很大一部分時間在做無用功。得到的是我自己的事一事無成。上博后的第一年我就想過自殺,覺得這樣的生活沒有意思,讓我看不到希望,當我站在陽陽國際31樓的時候,我沒有生念,回頭,只是因為覺得自己對不起一些人。無論怎樣,我既然選擇了讀博,所有該承擔的都得自己承擔,好的壞的都得抗,我已然無路可退。前方路途坎坷,自己選擇的路,爬著也要走完。”楊寶德然而,這條路最終沒能爬著走完!2017年12月25日,西安名校藥理學博士楊從學生公寓出走,未帶手機錢包身份證。直至26日上午被遠在北京的女朋友察覺異常,向他朋友求證才發(fā)現失聯。后經過學校、派出所和家屬多方尋找,于12月29日晚找到楊的尸體,楊已于25日晚在浐河溺水身亡。博導周老師是釀成這起悲劇事件的罪魁禍首。

  1.博導的批評指責是導致悲劇發(fā)生的直接原因。12月18號周老師答應幫楊聯系出國事宜,他很高興想考個英語資格證。12月21號楊卻因學英語而被周老師批評,讓他明白周老師不會放他出國,因為先前許諾過讓他去北醫(yī)學習并未兌現。25號上午楊微信回復周老師說他現在在做實驗,下午去找她匯報結果。結果周老師回復不用找了,原因是財務的事他沒辦好。在周老師的心中財務瑣事比楊搞科研畢業(yè)還重要。出國無望,學術無果,這直接導致楊產生了巨大的精神壓力而作出了輕生的行為。

  2.博導的不重視是導致此次悲慘事件的主要原因。楊已經發(fā)生過一次自殺未遂的事情。2017年5月,楊曾因周老師批評產生巨大的心理創(chuàng)傷,以致獨自步行去秦嶺山,自殺未遂,回校后有跳樓傾向,被女朋友發(fā)現后制止。事后,楊女朋友向周筠反應該情況,希望能引起導師重視,避免悲劇重演。誰曾想,這一做法只是多了一個導師嘲諷批評楊的由頭。特別是此次事發(fā)前一周,楊已經被發(fā)現情緒異常,周老師不但沒有重視,反而在悲劇發(fā)生當天雪上加霜地指責。

  3. 博導推諉責任、不作為讓家屬心寒。楊失聯后,周老師一直冷漠對待,不聞不問,特別是楊女朋友26號給導師打電話詢問楊失蹤一事,導師根本沒有重視也沒有向學校反映情況,甚至還說出楊女朋友算什么東西之類的話。直到27號,楊的母親和哥哥來校,強烈要求見導師,周老師才勉強露面。特別是29日晚,得知楊死訊,周老師甚至在第一時間將死者家屬微信拉黑,再無法聯系。周老師借口腰扭傷不能來幫助尋找學生,事實情況是21號周老師告知楊腰扭傷,但23日監(jiān)考碩士研究生政治考試時依然活動自如,讓我們家屬不得不質疑扭傷的嚴重性。

  4.博導長期的人格侮辱是導致此次悲慘事件的根本原因。平時生活中,導師將楊當苦力使喚,完全不留做科研的時間。上博士2年來,楊的學術科研沒有任何進展,但卻經常被要求早上去停車場接送她去辦公室、拎包送水;還得陪她吃飯,逛超市,去她家打掃衛(wèi)生,給她擦車冼車,陪她出去應酬,酒桌上被要求給她擋酒,喝醉后還得陪她打麻將;過分干預學生私生活,挑唆楊與女朋友關系;常以富人自詡,以施舍學生為榮,經常帶些剩飯剩菜給楊和他的師妹們吃,被她發(fā)現沒吃就是一頓批評;還硬性規(guī)定中午不準睡覺,晚上十二點之前隨時待命等等。個人情緒化嚴重,稍不高興就對學生進行人格侮辱。

  網友看法:

  只要不捅出事來,就會無止境的壓著瞞著,如果不是楊寶德自殺,誰會關注被壓迫著的學生?除此以外,還有多少角落里不按規(guī)矩不按法律辦事,不出事,就肆無忌憚。據說我們這邊一個公司以前有人鬧過告過,現在特別遵守勞動法,而我們單位就各種壓迫各種違法,只要沒人告,就這樣唄 ​

  這個西交大博士生導師周某絕對是個畜生不如的東西,從相關的聊天記錄和同學看法,這個女導師將男學生可以說作為她的男寵的做法,明顯這個周導師心理變態(tài),這樣的人她老公也不喜歡,只能從學生只以老師的身份施壓,作威作福。楊寶德的女友和楊寶德的姐姐楊寶佳應該報案,這個絕對是個刑事案件,和導師有關聯,而且應該持續(xù)報道此事的進展。

  導師和學生之間應該建立一種怎樣的關系?高校在了解學生思想動態(tài)排解學生壓力方面可以做哪些工作?學生要求更換導師的“門檻”,能否適當低一些?希望這一悲劇,能讓高校和社會在這些方面的思考深入一些。

相關推薦

網友評論